首页英超 正文
目录

罗德曼隔空喊话前总统,派我出任联合国大使,用篮球外交打破僵局

admin英超2周前 (10-17)280
芝加哥,2025年——当丹尼斯·罗德曼的名字再次与政治头条联系在一起,世界仿佛回到了那个他戴着霓虹假发、身穿婚纱宣传自传的年代,只不过这次,“大虫”的舞台从NBA球场转向了国际外交,在一场由芝加哥公牛传奇球星斯科蒂·皮蓬主持的播客节目中,罗德曼对着镜头隔空喊话美国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如果你球友直播吧重返白宫,派我去当联合国大使吧!我能做到那些外交官永远做不...

芝加哥,2025年——当丹尼斯·罗德曼的名字再次与政治头条联系在一起,世界仿佛回到了那个他戴着霓虹假发、身穿婚纱宣传自传的年代,只不过这次,“大虫”的舞台从NBA球场转向了国际外交,在一场由芝加哥公牛传奇球星斯科蒂·皮蓬主持的播客节目中,罗德曼对着镜头隔空喊话美国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如果你球友直播吧重返白宫,派我去当联合国大使吧!我能做到那些外交官永远做不到的事——用篮球对话世界。”


从篮板王到“篮球外交官”

这段长达四十分钟的访谈中,罗德曼穿着缀满亮片的夹克,时而挥舞手臂,时而压低嗓音,仿佛在描述一场关键比赛。“听着,我和金正恩吃过饭,和普京握过手,还在古巴和卡斯特罗的侄子打过街头篮球,”他掰着手指计数,耳钉在灯光下闪烁,“那些西装革履的大使们花几年时间都见不到的人,我只需要一场篮球赛。”

罗德曼隔空喊话前总统,派我出任联合国大使,用篮球外交打破僵局

罗德曼并非空谈,2013年,他成为首位访问朝鲜的NBA球星,此后多次往返平壤,甚至被朝鲜最高领导人称为“老朋友”,这段经历至今仍是球友直播在线观看国际关系学者研究的案例。“他们总说我是小丑,”罗德曼灌下一口能量饮料,“但当我坐在平壤的体育馆里教朝鲜孩子们运球时,我在做真正的外交,那些国务院的警告?见鬼去吧!”

他的提议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飓风,标签#RodmanForUN在六小时内登上全球趋势榜,前NBA球员斯蒂芬·马布里发文支持:“丹尼斯理解体育的力量,这比制裁更能连接人心。”而批评者则翻出他2014年在平壤唱生日歌给金正恩的争议视频,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萨曼莎·鲍尔嘲讽道:“联合国不是WWE秀场。”

罗德曼隔空喊话前总统,派我出任联合国大使,用篮球外交打破僵局


体育与政治的百年共舞

罗德曼的狂想实则扎根于体育外交的深厚土壤,学者们翻出历史:1971年,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体育馆的握手,开启了两个巨头的破冰时代;1995年,南非跳羚队赢得橄榄球世界杯,曼德拉身着球队球衣与白人队长拥抱的画面,成为种族和解的象征。

“体育提供了一种非意识形态的接触方式,”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电话采访中分析,“当传统外交渠道冻结时,运动员往往能撬开缝隙。”他特别提到2018年朝韩联队在平昌冬奥会携手入场的时刻,“但罗德曼的案例特殊在于——他是非官方、不可预测的,这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风险确实存在,2017年罗德曼访问平壤期间,恰逢美国大学生瓦姆比尔被朝鲜关押后昏迷归国,面对CNN记者的追问,罗德曼哽咽着说:“我只是想用篮球带来快乐,不该为那些事负责。”这段争议至今萦绕着他的政治尝试。


“川普与罗德曼”:非常规同盟的再升级

罗德曼与川普的友谊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纽约社交圈,2013年,当罗德曼首次从朝鲜归来遭受舆论围剿时,川普在推特发文:“至少丹尼斯在尝试对话,比那些坐在办公室的懦夫强多了。”

这种默契在2016年大选期间达到高峰,罗德曼穿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T恤出席川普集会,称他是“真正的朋友”,而在川普与金正恩的新加坡峰会后,罗德曼在电视上举着威士忌落泪:“我三年前就说他们该见面,没人听我的!”

“丹尼斯代表着一种民粹主义外交想象,”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汤姆·赖特指出,“当建制派外交遭遇瓶颈时,公众容易对‘局外人’产生浪漫幻想。”但他警告,联合国大使需要处理多边谈判、国际法修订和预算分配,“这不是靠个人魅力就能解决的”。


联合国门口的篮球架

尽管罗德曼的提议看似荒诞,但联合国总部确实发生过类似场景,2009年,NBA球星德克·诺维茨基曾在联合国广场教外交官子女投篮;2015年,时任秘书长潘基文与难民儿童踢足球的画面登上各国头条。

“体育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新闻部体育与发展科负责人马里奥·佩雷斯在邮件中回复,“但我们更关注系统性合作,比如与国际奥委会共同推动难民运动员计划。”

当被问及是否收到川普团队的回应时,罗德曼在播客中眨眨眼:“他迟早会打电话的,就像过去那样,不过我现在更忙——下周要去伊朗办篮球训练营。”


彩虹假发下的外交哲学

或许,罗德疯癫的外表下藏着某种敏锐,在播客尾声,他忽然严肃起来:“世界厌倦了政客们的废话,当我拥抱金正恩时,他们在电视上骂我;但当特朗普和他握手时,他们叫它历史,区别在哪?领带吗?”

他站起身,从包里掏出一颗签满名的篮球:“看,这是朝鲜、俄罗斯、叙利亚球员的签名,如果我能把华盛顿、巴黎、东京的名字也加上呢?”窗外,芝加哥的夜幕中亮起无数屏幕,映照着这个时代最荒诞也最真实的对话——关于篮球如何击穿偏见,关于一个退役球星如何梦想在联合国安理会投出人生最关键的篮板球。

皮蓬在片尾轻声总结:“永远别低估丹尼斯,他抢过的篮板比所有批评他的人都多。”而罗德曼早已戴上霓虹假发,推门走入芝加哥的夜色,仿佛准备奔赴下一场国际赛事的开场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h-jv-qiuyouzhibo.com/post/42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